2022年04月01日
期权现货结合 助农牧企业稳经营
2022年04月01日
自2017年我国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上市以来,我国已上市20个商品期权。五年来,国内期权市场平稳运行,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功能逐步发挥。随着场内期权工具的日益丰富,相关产业套保思路开始转变,从原来单一使用期货工具,转为构建期货、期权组合开展风险管理。自今日起,本报推出“大商所期权风险管理案例系列”,刊发部分企业利用期权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 受全球原料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压力等因素影响,去年以来大豆供应趋紧,价格上涨预期较强。为了保证运营稳健,不少企业选择通过衍生工具来对冲价格风险。特别是豆粕期权上市以来,期权工具独有的“保险”功能,为相关产业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工具和更为丰富的策略。 成本压力渐增,场内期权来帮忙 豆粕是大豆压榨的主要产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85%以上大豆靠进口。近年来,全球商品市场复杂多变,价格波动加剧,豆类产业链企业的经营稳定性面临较大的挑战。就养殖企业而言,豆粕是主要饲料原料之一,对其价格的把控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在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探索使用衍生品,优化内部管理,增强竞争力。 2017年3月31日,豆粕期权在大商所成功上市,填补了国内商品期权的空白,改变了国内商品期货市场20多年来只有期货工具的历史。五年来,豆粕期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豆粕期权成交量3799.28万手,成交额275.54亿元,日均持仓量51.59万手,成交规模连续四年位居国内商品期权市场第一位,连续两年位列全球农产品期权市场第一位。 五年里,豆粕期权有效发挥风险管理、增强收益及波动率管理等市场功能,为产业和投资机构避险、增效提供了新的管理工具。 鑫盛农牧是湖北省重点龙头企业,豆粕年需求量10000吨左右。2021年,由于需求旺盛,美豆库存下滑至七年低位,全球大豆库消比处于近五年低位,美豆价格持续走强,大豆进口成本提升,供应偏紧支撑豆粕现货,价格上涨预期较强。 据记者了解,鑫盛农牧之前长期运用期货进行价格风险管理,面对豆粕价格波动风险加大、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套保难度也大幅提升的局面,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买方风险更可控的期权工具。 2021年2月,鑫盛农牧首次开通期权账户,在长江期货的协助下,开始根据行情预期与采购需求,分批买入豆粕期货2105和2109合约看涨期权,对冲豆粕价格上涨风险,开启了公司利用场内期权管理成本端价格风险的道路。 从具体操作来看,该企业2月3日开始买入豆粕期货2105合约执行价为3400元/吨和3450元/吨的看涨期权,规避价格上涨风险;随着期权合约到期日临近,3月10日开始建仓豆粕期货2109合约看涨期权。截至3月24日,鑫盛农牧累计买入豆粕看涨期权234手,由于5月合约到期及部分现货采购价格确定,客户逐步平仓。对于更远期的现货采购,企业继续分批开仓9月合约进行风险管理。4月1日,企业开始逐步平仓前期头寸,4月中旬到5月中旬再次买入豆粕期货2109合约看涨期权200手。 3月中旬到4月初,豆粕期货价格从3200元/吨左右上涨至3400元/吨左右,4月中旬到5月初期货价格又从3300元/吨大幅上涨至3600元/吨,在此期间由于标的价格变动,企业持仓看涨期权价格上涨;6月,市场隐含波动率显著上升,最终期权策略整体实现盈利超4万元。 灵活运用工具,助力养殖产业升级 经过此次期权“初体验”,鑫盛农牧对场内期权的交易制度、交易策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期权工具的买方,相较于使用期货,企业不用担心爆仓、追保的问题。即使面临期权端亏损,由于现货端价格下跌,仍可以坚持策略执行,交易心态比较稳定。”该企业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期权的使用能够让企业在日常繁杂的经营活动中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行业人士看来,虽然这是该企业首次开户并尝试运用场内期权管理成本端的价格风险,但在此次项目中,企业操作灵活,匹配现货采购滚动操作,贴合企业运营的实际需求,“接地气”的模式及效果可以在行业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从整个产业来看,国内豆粕期货上市时间较长,相关产业主体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已经较为成熟。无论是国外的收购站和大粮商,还是国内的油厂和贸易商,大部分企业会采用基差交易,将风险转移至下游。下游养殖企业更需要合理运用金融工具管理风险,不断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从而在遭遇价格急剧变化时保持经营稳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张田苗
发布时间:
线上手机期货期权开户零手续费(交易所标准不加收) 点击查看详情
期权中国网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与网站内所含期货公司为合作伙伴关系,所载期货公司信息均为网络采集,若觉不妥请与本网联系!如需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为期权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转载方责任。
- 2017-03-27 日历价差实际交易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 2017-03-27 运用期权垂直价差策略锁定风险
- 2017-03-21 警惕商品期权价差风险
- 2017-03-20 期权风险敏感因子简介与应用
- 2017-03-16 牛市价差组合的改进
- 2017-03-05 如何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 2017-02-24 如何对波动率进行交易?
- 2017-02-24 期权做市商是什么人?
- 2017-02-24 期权行权交收划重点
- 2017-02-15 把握期权套保的合理"亏损"
- 2017-02-13 期权买方卖方的误区
- 2017-02-13 影响期权价值的重要因素(希腊字母)你究竟知道多少?
- 2017-02-07 浅析波动率的均值回复特征
- 2017-02-06 上证50ETF期权对标的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2017-02-02 波动率的分类及特征
- 2017-01-25 白糖,豆粕期权与期货套保对比
- 2017-01-15 期权经典套利策略解读:带你挖掘无风险套利机会
- 2017-01-11 寻找期权盈利的“法宝”
- 2017-01-05 CME 农产品期货期权行权量分析
- 2017-01-02 波动率分类,特征与交易浅析
- 2016-12-25 商品期权策略的应用技巧
- 2016-12-19 再议期权"到期日"交易策略
- 2016-12-12 期权交易中的波动率交易策略
- 2016-12-05 期权铁鹰式价差策略实证分析
- 2016-04-13 丰富品种工具,服务实体别留“死角”
- 2013-08-30 国债期货9月6日正式上市 开户门槛50万
- 2013-08-15 交易细则难定 国债期货上市时间预期延后
- 2013-08-02 国债期货重启后的五大猜想
- 2013-07-24 基差分析 是研究国债期货最佳切入点
- 2013-07-24 推出在即国债期货周六"演习"
- 2013-07-15 国债期货上市时间或早于业内预期
- 2013-07-05 国债期货获"准生" 股指期权或紧随
- 2013-05-17 股指期权推出的潜在影响
- 2013-03-07 两会提案力促期货发展产品创新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