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2日
"保险+期货"试点在实践中升级
2019年04月22日
4月21日,2019第13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保险+期货”分论坛在杭州举行。农业领域专家及保险、期货行业人士围绕“保险+期货”的发展情况与模式创新展开了讨论。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农产品供给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任李国祥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市场供给形势发生了变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时多时少成为常态,生产与市场之间呈现周期性波动,这造成政策层面出现“多了吹、少了喊”的问题,市场自发调节机制下的结构调整(减产)与密集出台强刺激政策鼓励扩产的措施交替运用。 在此形势下,他认为,我国现阶段要达成以下目标,一是不要让农产品国际市场过度波动冲击我国经济社会;二是不要让居民为穿衣吃饭发愁,同时确保农民在面对粮价波动时,生产经营收入得到保障。 李国祥同时表示,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保持相对宽松;二是要通过加工、出口等方式消化过剩的重要农产品;三是要积极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克服市场自发调节的弊端,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手段去确保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未来粮食供给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依赖进口实现供求平衡不可避免。在此情况下,要通过软手段去完成农产品供给的硬任务。”他认为,一是寻求财政支持,通过托市收购或发放补贴等措施,保护农产品及相关生产者;二是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自发市场的转型升级,发展批发市场与农产品期货市场;三是加强调控,包括相关监测预警以及进出口、库存吞吐的调控。 未来“政策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市场最低收购价水平可能不断下调。尽管价补分离能够作为过渡阶段的权宜手段,但更需要探索政策性保险,以此来替代托市政策,进而保障农民利益。李国祥建议,可以开展三大粮食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保险+期货”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新方法 “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保险在市场接受度、经营网点规模及政府支持度等方面的优势。”大商所产业拓展部总监助理李华表示,2018年,大商所共完成涉及16个省市和地区的107个试点项目。另外,在这几年的推进过程中,“保险+期货”项目呈现出保障水平提高、保费降低、赔付增加的趋势。 据者了解,2015年,场外期权试点引入“保险+期货”模式。2016年,开始专项开展价格险为主要模式的“保险+期货”试点。2017年,在深入推进“保险+期货”价格险试点的情况下,创造性开辟了收入险模式。同时,引入大型龙头企业为参保农户进行粮食基差收购,探索出“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模式。另外,吸引商业银行参与,开展基于“保险+期货”的融资业务。2018年,在“保险+期货”价格险、收入险和基差收购的基础上,大商所充分调动全市场的积极性,综合探索“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 通过四年的“保险+期货”试点,李华总结出五点体会,其一是从差额补偿到基差销售,收入保障需要全面系统谋划;其二是从直面对接到引入企业,服务农户需要结合基本国情;其三是从风险管理到信贷跟进,农业发展需要重视资金支持;其四是从单一支持到多方共担,模式推广需要凝聚国家力量;其五是从价格保险到收入保险,产品定位需要符合不同目标。 他表示,下一步,大商所会继续扩大县域覆盖试点数量与规模。同时,要追求项目模式上的降本增效和规范化,努力形成标准化模式范本。此外,要寻求中央财政的直接支持,发挥多方优势,助力“保险+期货”项目的发展。 探索场外衍生品工具的创新运用 据永安期货期权总部总经理张嘉成介绍,通过近四年的试点实践,永安期货“保险+期货”项目模式经历了完全价格保险到部分价格保险到收入险再到利润险的创新。 价格险方面,主要保障农户手中现货的价格。具体可以分为完全价格保险与部分价格保险。前者的期权方案与保险方案完全对应,赔付完全由风险公司从期货市场转移至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转移至农户;而后者的期权方案与保险方案不完全对应,保险公司按大数定理来承担一部分价格风险,风险公司使用期权来保障另一部分价格风险,保险公司存在一定风险。 收入险方面,就是在价格险的基础上增加产量保障,加大对农户的保障效率。在保障农户现货收入的过程中,由保险公司来保障农户产量,由风险公司来保障现货价格,保险公司只承担产量上的风险。 他举例说,公司曾在大连普兰店区对5万亩玉米做了收入保险,若目标收入高于772元/亩,则不赔付;若低于772元/亩,则赔付“目标收入-实际收入”。当中还有价格险保底,若价格未产生赔付,或者赔付小于35元/吨,则额外赔付35元/吨。 “受前期冻灾的影响,当地产量下滑严重,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而价格端产生了35元/吨的最低赔付。同时,由于单产降至0.285吨/亩,目标收入下降到538元/亩,产生184元/亩的赔付,前后共赔付198元/亩,最终实际赔付1000万元。”他说道。 利润险方面,其与原始生产农户的关系较小,主要保障产业链的中下游客户,属于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该保险方案与期权方案对应,通过具体的利润公式,保险公司保障农户利润且不存在风险,现在仍处于尝试期。 张嘉成表示,随着项目模式的推陈出新,通过场外工具与场内工具的有效结合,“保险+期货”在保障农民利益、减轻财政负担、推动农业振兴、促进行业融合方面的效果愈发显著。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董依菲 ★南华资本(南华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期权(个股期权及商品期权均可承接)及商品互换业务 咨询 13520380567(微信)
发布时间:
互联网手机期货开户最低手续费 再送现金红包 点击查看详情
期权中国网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与网站内所含期货公司为合作伙伴关系,所载期货公司信息均为网络采集,若觉不妥请与本网联系!如需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为期权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转载方责任。
- 2017-03-27 日历价差实际交易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 2017-03-27 运用期权垂直价差策略锁定风险
- 2017-03-21 警惕商品期权价差风险
- 2017-03-20 期权风险敏感因子简介与应用
- 2017-03-16 牛市价差组合的改进
- 2017-03-05 如何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 2017-02-24 如何对波动率进行交易?
- 2017-02-24 期权做市商是什么人?
- 2017-02-24 期权行权交收划重点
- 2017-02-15 把握期权套保的合理"亏损"
- 2017-02-13 期权买方卖方的误区
- 2017-02-13 影响期权价值的重要因素(希腊字母)你究竟知道多少?
- 2017-02-07 浅析波动率的均值回复特征
- 2017-02-06 上证50ETF期权对标的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2017-02-02 波动率的分类及特征
- 2017-01-25 白糖,豆粕期权与期货套保对比
- 2017-01-15 期权经典套利策略解读:带你挖掘无风险套利机会
- 2017-01-11 寻找期权盈利的“法宝”
- 2017-01-05 CME 农产品期货期权行权量分析
- 2017-01-02 波动率分类,特征与交易浅析
- 2016-12-25 商品期权策略的应用技巧
- 2016-12-19 再议期权"到期日"交易策略
- 2016-12-12 期权交易中的波动率交易策略
- 2016-12-05 期权铁鹰式价差策略实证分析
- 2016-04-13 丰富品种工具,服务实体别留“死角”
- 2013-08-30 国债期货9月6日正式上市 开户门槛50万
- 2013-08-15 交易细则难定 国债期货上市时间预期延后
- 2013-08-02 国债期货重启后的五大猜想
- 2013-07-24 基差分析 是研究国债期货最佳切入点
- 2013-07-24 推出在即国债期货周六"演习"
- 2013-07-15 国债期货上市时间或早于业内预期
- 2013-07-05 国债期货获"准生" 股指期权或紧随
- 2013-05-17 股指期权推出的潜在影响
- 2013-03-07 两会提案力促期货发展产品创新成焦点